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,无疑让人们在最传统的理财方式—银行储蓄外,增加了许多可选择性。甚至有很多新兴的理财方式,要比银行的储蓄利息要高。
即便如此,在2020年,依然有很多人喜欢到银行存钱,这是为什么呢?
银行在人们心中的信任度无可撼动
银行在国内发展历经几十年,并且在老百姓心中拥有无可取代的信任高度。
相比较其他金融,很多都是以互联网为载体,本身没有实际线下实体店,更没有发展历史。而银行则不同,不论是国有还是商业性质,任何一个地区都有他们的身影,为民众提供便民金融服务。
再加上近些年一些网络理财“跑路”、“清退”以及一些争议的事情,都使得大家的信任度持续不断的下降。
2020年不会有人轻易相信高收益高回报但是低风险的“割韭菜”事件了。
在银行存钱的主力人群,是收入主力军
收入存钱的主力军,是年轻人?不,并不是这样。
年轻人的生活压力,不仅要有婚嫁费用,还要承担日常生活中刚需消费、车房贷款等等。这些都使得年轻人的生活变得紧张、“月光”甚至是负债。
手中积攒一定钱的人,很多都是进入到四十不惑,甚至是退休后的人。这些人对于互联网反应相对迟钝,不了解网络上的各种操作程序。
他们不会轻易相信互联网理财,不会计较收益利率的高低,只是将钱存放在银行,认为安全可靠,这是他们最大的需求。
强制性储蓄,为自己的生活开源节流
很多人将钱存放在银行,除了想要为自己增长一些额外的利息外,最重要的就是让自己养成强制性存款的自律行为。
比如强制性让自己每个月在收到工资后,到银行存500元,积少成多,一年也是6000元。比如强制性让自己在生活中开源节流,在不触碰超前消费的情况下,有多少钱花多少钱,仔细计算着生活开销,通过自己的努力,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。尤其是一些自控力不是很强的人,会选择定期存款,不到期限之前,是不会将钱提取出来的。
在这种强制性存款的日积月累中,每个人也都是会有一些或多或少的存款,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应对风险和危机。
就像是2020年的疫情来临之际,不知道有多少“月光族”或者没有仔细量入为出的人,面临着负债的危机,或者是陷入到了更深的负债危机中。
除此之外,为什么在2020年依然有很多人选择在银行存钱,也是因为自身消费观念的转变。尤其是风险来临之时的狼狈和措手不及,让很多人开始改变了自身的消费理念,并且开始以稳健、保守型为主。
综上,这就是在2020年,各种互联网理财兴盛之际,依然有很多人选择银行存款的方式,作为最传统最基本的理财方式的主要原因了。
对于这个问题你还有哪些理解和看法呢?